行業資訊
振動傳感器 2020-10-19 494 0
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新松人敢于亮劍,承擔國之重任,為中國實業代言。正如總裁曲道奎所言:新松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我們就簽下了榮譽生死狀,“代表中國出場,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科學家就是要把夢想變成現實,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們終于把(機器人)夢想變成了現實。”“中國機器人之父”蔣新松引領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在1977年的中科院自然科學規劃大會上,蔣新松提出了發展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設想。90年代初,他宣布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簡稱“沈自所”)為技術依托、以大中型企業為應用背景,實現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化,以應用工程入手,搶占市場并帶動產品開發。幾年后,沈自所機器人工程部的兩個產業化項目初具雛形。
2000年,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松機器人”)正式成立,這家以沈自所為第一大股東、以蔣新松名字命名的高技術公司拉開了中國機器人產業化的序幕。
新松機器人在經歷了將核心技術視為企業落地生根之本的初創期、將自主創新作為企業快速發展引擎的成長期、以資本與國際化戰略助力企業走向世界的發展期之后,如今已擁有完整的機器人產品線及工業4.0整體解決方案,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領導者。
全球產品線最全的機器人企業成長史
2000年,在蔣新松院士等初代科學家開創的事業基礎上,以曲道奎博士為核心團隊,沈自所機器人研究室30余名科研人員發起成立新松機器人。
在2005年之前的初創期,新松機器人逐步形成以沈陽總部技術保障為支撐,上海、北京等地設立分子公司的布局。2006年之后,新松機器人向軌道交通、IC裝備、能源等領域迅速拓展,產業呈現出裂變式發展,成功地將核心技術應用到新興領域。
2007年,新松AGV產品在通用汽車公司的全球公開采購中中標。自動化成套裝備以迅猛之勢相繼出口到美國、法國、加拿大、韓國、俄羅斯等三十余個國家,結束了中國機器人只有進口,沒有出口的歷史。
2009年10月30日,新松機器人登陸創業板,成為國內第一個以機器人自動化業務為核心的機器人企業。借力創業板的東風,新松機器人進入發展快車道,以推進“2+N+M”戰略布局,奠定了行業領軍者地位。新松智慧園和新松臨港產業基地的相繼啟用,鞏固了其涵蓋創新、產業、金融、教育四大平臺在內的新業態發展模式,促進了中國機器人產業協同發展。
2018年,24臺新松移動機器人完美亮相冬奧會閉幕式,以“北京八分鐘”的呈現方式讓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概念在每一個普通人面前得以實體化的呈現,也讓世人看到了“中國智慧”所取得的新高度。目前,新松機器人已完成機器人核心技術與產品迭代升級,深層次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全速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二十載砥礪奮進,風云際會。新松機器人從擁抱“變革”,到創造“變革”,將中國機器人打造成大國重器,實現了科技報國、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四輪驅動”戰略,全產業鏈模式,四大業務板塊布局
作為國字號科研機構孵化出的企業,新松機器人從“出生”便肩負著厚重的國家使命感,能夠站在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的高度部署企業架構,具備一般民營企業所不具備的格局和視野。
市場競爭之下,新松機器人實施“四輪驅動”戰略,從內涵式增長轉向“內生+外延”式發展,在產業鏈的縱向布局和并購重組的橫向擴張兩方面同時發力。同時,著力構建“2+N+M”模式,在全國設立N個區域性公司,下面再建立M個不同的子公司,完善網絡化市場服務格局。
在運營模式上,新松機器人構建"核心零部件生產+本體生產+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模式。機器人產業鏈上游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減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系統等,其成本占機器人本體成本的60%以上。中游機器人由基座和執行機構構成,包括手臂、腕部等,部分機器人本體還包括行走結構。下游系統集成商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用途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集成和軟件二次開發。新松機器人向上下游逐步滲透,實現全產業鏈模式的轉型。這一模式是當下工業機器人企業的發展趨勢之一,也是當前具備較高盈利水平的商業模式。
在市場布局方面,新松機器人在沈陽、上海、杭州、青島、天津、無錫建有機器人產業園,在北京、深圳等城市設立多家控股子公司,在上海建有新松國際總部;在海外市場,新松機器人逐步在德國、韓國、新加坡完成布局,在歐美諸多國家設立代表處。目前新松機器人各類產品已累計出口到35個國家和地區。
就產品線而言,新松機器人囊括工業機器人、潔凈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五大類70余種機器人產品。其中,在潔凈機器人領域,新松機器人徹底打破國外同類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局面,國內市場市占率約50%;移動機器人核心競爭力國際領先,占據國內汽車市場、電力市場份額90%以上;特種機器人解決了我國國防安全的重大需求,填補了國內空白;服務機器人即將形成公司新經濟增長點。
新松機器人產業戰略規劃布局智能制造、國防安全、消費服務、半導體裝備等四大板塊。在這四個板塊的布局邏輯上,以機器人業務為核心,順著產業鏈向下,面向制造業各個行業形成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沿著產業鏈條向上將核心部件自主化;國防安全板塊是新松機器人智能制造業務板塊的延伸;消費服務板塊是新松機器人自主機器人技術在民生領域中的應用推廣;半導體業務是新松機器人在細分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市場領域的應用延伸。
目前,新松機器人在國際、國內均設立創新平臺。國際上擁有包括德國研發中心、韓國研發中心等國際研發中心。在國內設立四級研發平臺:國家級研究平臺——承擔國家機器人重要攻關課題及創新項目;公眾級創新平臺——充分挖掘、整合社會各界優秀創新資源;企業級創新平臺——承擔公司戰略產品研發;BG(Business Group)級創新平臺——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應用技術研發。各創新層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成了高層次人才的聚集地,國內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高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力量。
中科院、沈自所的得意之作
1999年,中科院實行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沈自所首批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開始建設先進制造基地。在這一時期,沈自所開發了各種型號的系列化工業機器人產品及周邊裝置,完成了大量應用工程,占據了國內機器人市場的三分之一份額。
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鼓勵科研人員帶著研究所成果出來創業,這為新松機器人的成立埋下伏筆。
“蔣新松院士在培育工業機器人方面的思想理念非常好。他在成立公司之前就提倡將研究所文化向公司文化轉變,成立工業機器人市場部,鼓勵科研人員投身于市場部的研究當中去。這對公司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沈自所在接受融資中國采訪時稱。
新松機器人于2000年成立。在中科院、沈自所和中國科技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國科投資”)的大力支持下,新松機器人創業團隊用了5年的時間培養了公司的穩定客戶群、確認了主要產品形態、建立了完整運營體系,在市場上站住了腳。
2008年,新松機器人得到國科投資、沈陽森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投資機構的認可,順利完成A輪融資。毫無疑問,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所屬的國科投資參與新松機器人A輪融資是中科院對院屬企業自身發展的高度認可,在提振新松機器人未來資本運行信心的同時,也為公司進一步加深與中科院下屬科研院所和企業互動交流提供了新的空間。
在科研合作方面,新松機器人與沈自所一直保持長期合作。一方面共同申請項目課題;另一方面,各司其職完成從技術到產品再到市場的完整鏈條。由沈自所進行核心技術攻關,新松機器人面向產業進行推廣,形成了“1+1大于2”的協同效應。此外,沈自所建立的國家平臺,包括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秘書處等,為新松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支持。
中科院科技創新投資產業聯盟(簡稱“中科院科創投資聯盟”)成立在即,新松機器人在接受融資中國采訪時稱,“中科院科創投資聯盟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有利于我們將技術優質資源進行商業化和產業化。”中科院科創投資聯盟倡導的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將形成推動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先行探索。
國之重任,為中國實業代言
機遇與挑戰共存。
由于機器人是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中國機器人和自動化裝備領域也存在著挑戰,比如,如何通過新技術的結合挖掘剛需,如何尋找機器人與實際應用場景的結合等。此外,工業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和可靠性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對此,新松機器人認為,應加強橫向交叉領域的連接,使新技術和新模式能在機器人領域找到合適的場景和商業模式快速落地。“新松機器人一直在打造機器人技術生態圈,作為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國家機器人技術標準化總體組組長單位、中國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的副理事長單位,新松機器人通過這些實體組織,不斷延展機器人的技術合作,提高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
放眼全球機器人市場,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工業機器人研制與應用已有五十余年歷史,形成了龐大的產業規模。KUKA、ABB、YASKAWA和FANUC四大企業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占有率超過50%,被稱為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
新松機器人在歷經20年發展后,形成以自主核心技術、核心部件、核心產品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為一體的全產業價值鏈,構建了集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人才鏈于一體的生態體系。如今的新松機器人具備如下核心競爭優勢:
產品整體領先優勢。國外機器人巨頭公司產品主要集中在單一關節式工業機器人產品線,而新松機器人產品線包括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潔凈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五大類并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移動機器人、潔凈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方向上,新松機器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在工業機器人方向,新松機器人具有客戶化定制與性價比優勢。
創新能力優勢。新松機器人擁有1000人以上的高素質創新研發團隊,團隊規??梢院蛧H一流機器人公司相媲美;擁有從技術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創新管理經驗,每年推出新產品幾十項;擁有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企業壹級資質,具有實施大型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
產業化能力優勢。新松機器人是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產業集團,新松渾南智慧產業園年產5000臺的機器人數字化生產線一期工程已建成,這種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制造模式可在新松機器人集團區域總部迅速復制,快速提升公司產能,實現同機器人巨頭相抗衡的產業化能力。
后疫情時代新松機器人將引導機器人產業發展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新松機器人不僅沒有停工停產,反而更加忙碌。
在疫情暴發伊始,新松機器人集結精英骨干緊急生產調試出一批直接用于防疫一線的無人配送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智能床等34套各種類型機器人進行無償捐贈。同時,基于強大的數字化研發中心和加工中心,新松機器人在短期內研發出兩種型號的智能口罩生產線用于生產口罩。
自疫情暴發以來,新松機器人堅持嚴格的疫情防控管理,保障積極復工復產。目前存量訂單,對新松機器人形成較好的經濟支撐。
然而,有些問題也不得不重視。比如,機器人行業大部分客戶屬于高端客戶,受疫情影響,海外訂單會受到一定影響。同時機器人行業屬于高端裝備企業,一些核心部件仍需從國外采購,海外疫情持續的時間長短,也直接關乎國內機器人行業的生產。
“雖然有著暫時性的困難,但我仍認為前景可期??v觀全局,此次疫情的爆發或許會給機器人行業帶來跨越式發展,如消費類機器人、醫療類特種機器人、檢測類機器人等將面臨較大機遇。智慧醫院、垃圾處理等城市智能系統也會對機器人產生巨大的新的需求。”新松機器人認為,近些年來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正在提速,此次疫情或將成為 “催化劑”,加速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帶來制造模式的改變。
“國家新基建的提出,也將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機器人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新松機器人作為中國機器人行業的龍頭企業,將積極引領產業發展,抓住疫情中的機遇,實現全球跨越。
國家使命,新松擔當。
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是推動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作為中國機器人行業龍頭企業,新松機器人積極引導機器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積極推進國家機器人標準制定、檢測、認證等各項工作,參與制定、起草國家、團體、地方標準幾十項,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在世界舞臺,新松機器人從成立至今已習慣了在各種場合代表中國智慧亮相——工業機器人批量應用于高端領域、自主研發中國的第一臺潔凈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第一次實現批量出口、智能物流設備首次實現出口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新松人敢于亮劍,承擔國之重任,為中國實業代言。正如總裁曲道奎所言:新松機器人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我們就簽下了榮譽生死狀,“代表中國出場,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在“十大年度新銳品牌”、 “中國品牌榜樣100”等各種榮譽的背后是新松機器人的傳承、專注與創新。在不斷刷新行業發展新高度的同時,新松機器人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機器人翹楚。
推薦閱讀:
GLFore的振動分析儀帶有振動檢測報告嗎?是不是有這個功能的?
2020年11月5日-10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4.1B3-002• 以“創變每一天”為主題亮相進博會,全面展示
2020-10-19 518 0
10月16日,以“網融萬物,智向未來”為主題的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如期舉行,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20工業互聯網創新大會同期召開
2020-10-19 517 0
由智能制造發展與應用大會(SMAS)主辦,儒拉瑪特自動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承辦,DUSA協辦的智能制造行業盛會—“第三屆智能制造發展與應用大會&rdq
2020-10-19 577 0
作為智能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社區建設正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提速,很多基于智慧物業平臺的服務相繼出現,智能門禁系統開始普及。01智能門禁系統,是
2020-10-19 490 0
2020年10月16日,中國北京——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被譽為“ICT領域的達沃斯”的ICT中國2020高層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
2020-10-19 498 0
“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工業互聯網需要多產業融合”,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各大分論壇上,數字與產業如何結
2020-10-19 584 0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